这是 增长律公众号 的第 121 篇原创文章
作者:老斑鸠 编辑:家伟
如果说公众号运营是对文字的拿捏,那么律师的朋友圈运营,很多时候都要考虑如何把图片作为「大杀器」。
图片,直接,迅速,相比于一条推文链接,更容易被人点开获取信息——但同时,因为传递信息的门槛降低,也容易带来朋友圈信息流的「眼花缭乱」——难免让人不知所措,因为到处都像是在发出这样的声音:客官,看这里看这里看这里……
但我始终相信,很多律师都会意识到:无论政策如何改变,经济环境冷热酸甜,个人的业务类型如何调整,未来的驱动力是品牌还是资源,自己从单打独斗到也开始慢慢了解法律服务公司、法律科技公司、法律服务供应链平台的玩法……律师所提供的法律服务,本质上还是一种价值交换。
我们的客户或许早就在我们身边,只是他(她)需要更加地了解我的存在,对齐语境,知道我们到底能做点什么。我们所抛出的每一个可以被称之为「内容」的东西,都可能是那个可能会被捡到的漂流瓶。
▲ 预热海报案例:电影《长津湖之水门桥》电影海报之一。主文案来自电影台词,主视觉直接取自电影里主人公的一张「草稿」。原滋原味的「产品」引用,让宣发充满了说服力,轻松找到了共情点。(摘自豆瓣电影海报)
说到品牌,我们总是忍不住想到「定位」,想到「slogan」,想到「品牌才是那个最大的护城河」这样的说多了也腻歪的话,具体而言呢?在我看来,还是体现在那一点一滴的细节里,那一步一个脚印的行动里,或者就是那些躺在我们朋友圈的一个个物料。为什么又说到海报策划呢?因为,我总有一种感觉,写文章,作者属性更强,无论旁人如何指导,文本从头到尾的节奏风格,还是属于主笔那个人的;而海报策划,其实在大部分场景下,是共同创作的结果,例如:
1、关于一个律师的活动海报,活动的主要内容可能是来自律师的演讲课件的——分享的主体内容决定了海报信息的主题,所以我们要去翻翻PPT或讲稿;2、而运营人员或者海报设计师,需要真的了解律师的主体内容是什么,从中提炼,适当地结合新媒体传播的语境,进行「二次创作」,才能完成「海报」——原本是作为作品存在的物料的交付。3、海报不是属于律师的,也不是属于文案策划的,也不是最后作图的那个设计师或者美工的,而是大家共同创作的结果。
拿我近期所拟就的一个海报设计需求的结构,来跟大家作个简单的分享,谨供诸君参考。我们可以用一两句话,简单地告诉设计师,我们为什么要做这件事。感觉可不只有「专业」二字,或者说,「专业」的感觉可不一定是能直接体现出来的。还有这些感觉,是律师的朋友圈海报,经常传达出来的:非常有趣;针对性强;触及痛点;讲师很牛;场子很热;充满惊喜……这些,都可以是一种感觉。感觉不一定严谨,但对设计师来说,却是一个很重要的指引。很少有人会直愣愣地发定稿海报到朋友圈或其它渠道,多半会搭配几句海报分享语。那么,我的建议是,如果在海报策划阶段,我们心中已经大概有了分享语要写什么的想法,就可以在海报策划阶段写出来,因为分享语某种程度上就是对海报信息的补充说明或某个点的强化,这对设计执行人员也有提示作用。▲ 人物海报案例:电影《黑寡妇》的杂志风。我们会注意到,律师的很多海报是比较喜欢突出「嘉宾」的人物海报类型,那么,你看这张图,人物海报的图文排列和信息占比,有哪些特殊的地方了没?为什么我们会优先注意到人物而不是文字?仅仅是因为斯嘉丽·约翰逊是个大美女吗?(摘自头条电影)
哪些属于常规元素?——律师常用头像;律所 logo;个人品牌 logo(如果有的话)或介绍;公众号或微信二维码……海报策划的常用元素,提前做好整理,方便律师、运营、设计师在不同时期调用。哪些属于新增元素?——合作对象头像或介绍;合作单位 logo;不同场景下的介绍变化;不同合作需求下的二维码等元素的变化……做好一张新海报,如同大厨炒一盘盘菜,有些佐料没变过,但是食材是因人、因时而异的。主要用在朋友圈?还是插入公众号?或是登上某个网站?信息长图还是轮播 banner?提前写好海报类型(使用渠道),对于文案与设计师编排内容(不只考虑密度),都有重要的参考作用。也避免律师真的用起来的时候,有「难言之隐」,或者有「杀鸡用牛刀」的感觉。什么是主要信息,什么是次要信息,什么只是备注信息?对此,我在需求文档里,一般是这么处理的:主要信息加粗加大字号;次要信息字号小点,衬托主要信息排列;备注信息——海报文案一部分,就用浅灰色;如果是写给设计师看的备注信息,那就涂黄。就像我现在写公众号推文的文字底稿,如果是提示编辑排版人员的信息,而不是正文内容,那我同样也会涂黄提示,时间久了,每个环节合作起来会有默契。▲ 卖点海报案例:淘宝某商店 kindleoasis2 保护套类肤材质卖点介绍图。宣传可以不是吆喝,一个「婴儿」出现所引出的「肤感皮革」卖点传达,就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。(摘自淘宝商品详情页)时间节点的预告,是在提醒各个环节的配合者,这件事的轻重缓急。每个职业都有自己每天的工作安排,明确需求方的时间,也就好安排执行方的时间。如果没有时间概念,那么每个人心中最重要的事,就只会是「老板刚刚过问的事」。如果说上述的那些描述角度,能推动把一张海报做好,那么「设计提示」部分内容的补充,就是在接近「才华」「惊艳」「有想法」的部分……8个铺垫结束,这里就写清楚海报上具体要放哪些信息:▲ 亮点海报案例:联想某款手机的亮点宣传海报。用女人的高跟鞋跟来替换为手机,巧妙地传达出「纤而有力」的手机亮点:优雅从未过时(细长直),质量也有保证(撑得起)。(摘自联想手机微博)降低沟通成本的一个最屡试不爽的方式,是直接找到一个可以直接参考的「案例」。模仿不等于创新,就像洗稿不等于写作,但是对于非专业依靠海报设计打出一片天地的律师群体来说,找到合适的案例指引,尽快出活,推动执行落地,是让自己专注核心交付的很好思路。好了,今天想给大家分享的10个角度写海报策划的经验分享已结束。如果我们把下面这张名片作为一个海报来策划,按照上述的框架,你会如何反向推理,来写这个需求文档呢?
点击下方卡片关注增长律,一起成为独角兽律师
咨询策划 | 组织管理 | 团队陪跑 | 培训合作
请在公众号后台回复“产品清单”
增长律在路上
离不开你的“点赞”“在看”与分享 ↓↓↓